草莓炭疽病是一种由胶孢炭疽菌、尖孢炭疽菌或草莓炭疽菌引起的草莓病害。这种病害主要影响草莓的叶部,分为两种类型:炭疽叶斑病(也称黑斑病),由草莓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引起,不规则叶斑病,由尖孢炭疽菌引起。草莓炭疽病不仅影响叶片,还会侵害匍匐茎、叶柄、根茎、花和果实,对草莓的生长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,尤其在苗期和成株期较为常见。下面学习下草莓炭疽病的症状及危害。
一、主要危害症状
1.危害部位
草莓炭疽病主要侵害匍匐茎、叶柄、叶片、根茎部,严重时也会波及果实。
2.症状表现
匍匐茎受害:匍匐茎和叶柄染病后,会出现近黑色的纺锤形病斑,病斑凹陷、缢缩,导致植株倒伏、枯萎。
叶片状况:叶片染病多从叶缘开始,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,中央灰白色,边缘紫红色,后期病斑上会产生黑色小点。
根部受害:根茎部受害时,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,逐渐扩展后导致整株萎蔫死亡,尤其是幼苗期易造成“烂棵”。
二、防治方法
1.农业防治
选用抗病品种:
宁玉:早熟、高产、抗性强,耐热耐寒性强,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。
建德红:浙江省农科院选育,抗病性强,果实硬度适中,运输不易破损。
越秀:浙江农科院选育的中熟品种,抗病性强且产量高。
红颜(丹东99草莓):日本引进品种,果实硬度适中,耐贮运性好。
隋珠:早熟品种,果实硬度高,适合长途运输。
合理轮作:与非茄科、非草莓类作物轮作2-3年,减少土壤中病菌残留。
加强栽培管理:育苗期避免密度过高,保持通风透光,及时摘除病叶、病茎并集中销毁。
雨后及时排水:避免田间积水,降低湿度(炭疽病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),防止根腐病危害。
增施有机肥: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,避免偏施氮肥。
土壤消毒:近几年筛选了一款土壤消毒液,适用于草莓清园防治根腐病及根结线虫危害。
2.化学防治
药剂浸苗:育苗前用40%硫磺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600倍液浸苗10-15分钟,晾干后定植。
发病前预防:高温高湿季节(如6-8月),定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,建议用25%吡唑醚菌酯1500倍或40%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倍喷雾。
发病初期防治:及时选用治疗性药剂,每隔7-10天喷一次,连续2-3次,注意药剂轮换使用,避免抗药性。推荐40%硫磺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800倍或43%硅唑咪鲜胺水乳剂1580倍喷雾。
3.生物防治
可选用木霉菌、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,通过灌根或喷雾的方式抑制病菌生长,减少化学药剂使用。
综上所述,草莓炭疽病对草莓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,但通过综合运用以上农业防治、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,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和危害,保障草莓的产量和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