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农资惠网! 请登录 免费注册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农技培训 > 大蒜种植方法技术与管理
大蒜种植方法技术与管理
2025-07-25来源:惠农网

大蒜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和经济作物,其市场需求持续旺盛。然而,许多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,如产量不高、品质不佳等。下面一起学习一篇大蒜种植方法技术与管理。

一、整地施肥

种植大蒜,选地是关键。应挑选土壤疏松、排水顺畅且富含有机质的地块,砂壤土为最佳选择。待前茬作物收获完毕,立即着手耕翻土地,让土壤充分晒垡。播种前,还需细致整地作畦。基肥的施用不可忽视,需在耕翻前均匀撒施。鉴于大蒜生长期长、群体密度高且需肥量大,一般每亩需施用优质有机肥,如腐熟的粪尿肥、厩肥等5000-8000千克,并搭配20-30千克磷、钾肥。切记有机肥料必须充分腐熟,否则生肥发酵会烧伤蒜根,还可能诱发地下虫害,尤其是地蛆,严重影响大蒜生长。整地作畦时,畦宽以1.5- 2米为宜,东西延长为佳,以便于后期管理和通风透光。

二、秋播大蒜栽培技术

(一)播种

1.适时播种:播种时机的把握对大蒜生长至关重要。理想的植株状态是在越冬前长出5-6片叶,此时抗寒能力最强,能安全过冬并顺利通过春化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,通常在9月中下旬播种;山东北部、鲁中山区及半岛地区,适宜在9月中下旬播种;鲁南(苍山及金乡周边)则以10月上中旬为宜;安徽大蒜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;陕西大蒜秋播在9月中下旬;太原大蒜春播在3月中旬,秋播在9月中下旬;北京大蒜春播在3月上旬,秋播9月中下旬;长春大蒜春播在4月上旬;沈阳大蒜春播在3月中下旬。播种过早,幼苗易旺长,消耗过多养分,降低越冬能力,还可能引发二次生长,导致第二年形成复瓣蒜,降低品质;播种过晚,苗子弱小,根系发育不良,抗寒力差,越冬死亡率高。因此,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。

2.合理密植:密植是提高产量的基础。蒜薹和蒜头的产量由每亩株数、单株蒜瓣数以及薹重、瓣重共同决定。种植时,要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。早熟品种植株矮小、叶数少、生长期短,密度可稍大,亩栽5万株左右为宜,行距14-17厘米,株距7-8厘米,亩用种150-200千克;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、植株高大、叶数多,密度应适当减小,亩栽4万株左右,行距16-18厘米,株距10厘米左右,亩用种150千克左右。

3.播种方法:“深栽葱子浅栽蒜”,这句农谚是农民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。大蒜播种适宜深度为3-4厘米,播种方法主要有两种:插种是将种瓣插入土中,播后覆土、踏实;开沟播种则是用锄头开浅沟,将种瓣点播于沟中,覆土厚度约2厘米,轻度踏实后浇透水。为保湿,可在土上覆盖一层稻草等材料。播种深度需精准把控,过深出苗迟,假茎过长,根系吸水肥多,蒜头膨大受土壤挤压,影响产量;过浅则易“跳瓣”,幼苗期根际易缺水,根系发育差,越冬易受冻。

(二)田间管理

1.追肥:尽管大蒜幼苗生长期有种瓣提供营养,但为促进幼苗生长,扩大植株营养面积,仍需适时追肥。大蒜根系吸肥能力较弱,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,避免脱肥导致叶尖发黄。一般追肥3-4次,包括催苗肥(齐苗后施用清淡人粪尿提苗,忌用碳铵)、盛长肥(播种60-80天后,重施腐熟人畜肥加化肥,每亩20-30担,硫铵10千克,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)、孕薹肥(种蒜栏母后,重施速效钾、氮肥10-15千克,于现尾前半月左右施入)以及蒜头膨大肥(早熟和早中熟品种在蒜薹采收前追施速效氮钾肥,如氮钾复合肥亩施5-10千克,单施尿素5千克左右,中晚熟品种可免追膨大肥)。

2.水分管理:齐苗期播种后1周齐苗,齐苗后若田土干,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;幼苗前期是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,要控制灌水,注意秋雨后排水;幼苗中后期越冬前到退母结束,此阶段是营养生长重要时期,越冬前若土壤干应浇灌1次,越冬后气温回升,及时灌水促蒜叶生长、假茎增粗;抽薹期是需肥水量最大的时期,追孕薹肥后及时浇灌抽薹水,“现尾”后连续浇水,直至收薹前2-3天停止;蒜头膨大期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促蒜头膨大,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。

3.中耕除草:播种至出苗前可喷除草剂,如扑草净、西马津和阿特拉津、除草通等,对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,每亩用药35-65克,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,每亩用 25%恶草灵120-150毫升或 24%果尔45-60毫升,出苗前加水稀释喷雾。蒜苗幼苗生长期,杂草萌生时及时中耕除草,株间杂草要及早拔除,避免与蒜苗争肥。

三、采收

1.采收蒜薹: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,是采收的适宜时期。采收时间对蒜薹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,过早产量低、易折断、商品性差,过晚影响蒜头生长且蒜薹纤维增多。采收应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,此时植株萎蔫,叶鞘与蒜薹易分离,叶片有韧性。采薹方法依目的而定,以采收蒜薹为主,可剖开或划开假茎,产量高、品质优,但植株易枯死、蒜头产量低;以收获蒜头为主,应保持假茎完好,采薹时左手捏伤假茎,右手抽出蒜薹,虽蒜薹产量稍低,但利于蒜头膨大。

2.收蒜头:收蒜薹后15-20天(多数18天)可收蒜头。适期收获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,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,叶尖干枯下垂,假茎柔软,蒜头基本长成。收藏过早蒜头嫩、水分多、不充实,过晚蒜头易散头、蒜瓣散落、失去商品价值。收获时,硬地用锨挖,软地用手拔,起蒜后运至场上,只晒秧不晒头,防止灼伤或变绿,经常翻动 2 - 3 天,茎叶干燥后即可贮藏。

掌握以上大蒜种植管理技术要点,种植户可有效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,实现增产增收。在实际种植过程中,还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灵活调整,持续优化管理措施。

用户留言板